FX168財經報社(亞太)訊 英國路透社週四(6月26日)報道稱,週四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,中國5月份工業利潤增速大幅放緩,突顯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國內需求疲軟、整體增長乏力下所麵臨的困境。

(截圖來源:路透社)
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公佈的比特幣挖礦app數據顯示,5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0.7%,比4月份的4%增速大幅下滑。
數據還顯示,1—5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543.8億元,同比增長3.4%,泰達幣換臺幣低於前四個月的4.3%增幅。
在這一受到密切關注的商業狀況指標出爐之前,5月份出現了一係列大體悲觀的經濟指標。
儘管出口強勁,但中國龐大的房地產行業未能對上月宣佈的「歷史性」紓困計劃做出迴應,打壓了從建築材料製造商到家居用品製造商等其它行業,sol幣目標價並削弱整體消費者信心。
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,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,內生動力有待加強,工業企業效益恢復基礎仍不牢固。
於衛寧將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放緩歸因於「包括投資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響」。sol幣預測
於衛寧指出,下階段,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著力推動已出臺政策措施落地見效,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,pi幣現在一顆多少?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著力擴大有效需求,提振經營主體信心,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。
中國乘用車協會(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)6月初的數據顯示,作爲非必需消費品增長的主要貢獻者,汽車行業今年頭四個月的利潤率爲4.6%,低於整體製造業平均5%的利潤率。
該協會表示,在國內競爭激烈的情況下,汽車製造商的大部分利潤都依賴於出口和高檔車型,其中許多汽車製造商的利潤大幅下降。
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:「利潤增長放緩主要是由於市場需求相對於供應的復甦乏力,因爲工業產品的總體價格仍在下降,而生產和經營成本略有上升。」
周茂華指出,一些工業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導致價格大幅下降,損害了整體工業利潤的增長。
中國發改委週一鼓勵地方政府放寬購車限製,這是支撐疲弱的國內需求的最新舉措。中國與西方日益緊張的關係給企業帶來壓力。
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今年前五個月,國有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.4%,外資企業利潤增長12.6%,私營企業利潤增長7.6%。
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涵蓋了主營業務年收入不低於2000萬元人民幣(約合276萬美元)的企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