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夜,拚多多用極致的控製本和恐怖的效率,交出了一份震驚全球投資人的三季報,告訴投資人在寒冬之中,專注的力量。
拚多多Q3營收收錄得688億元,較去年成長94%,遠超市場預期的535億元。調整後淨利為170.27億元,年增37%。其中,傭金收入從Q2的144億成長到Q3的292億,年增315%,貢獻主要來自Temu。
拚多多用單季翻倍的傭金收入,大聲宣告了Temu具備再造一個拚多多的潛力。
恐怖的是,在整體營收年增300億的SOL 幣 討論情況下,研發和行政費用卻較去年沒有增加,這可謂真正的降本增效,捲到極致的效率。
財報揭露後,拚多多股價大漲18%,市值來到1,846億美元,與阿裏的市值僅差100億美元市值的差距,也已是京東市值的四倍。三年前,阿裏還是拚多多遙不可及的大山,當下Temu在海外的強勁勢頭,拚多多問鼎中國最大市值電商平臺的頭銜也是大概率事件。
來源:富途
這引起了阿裏內部員工的感嘆,一位員工表示,「此刻難眠,也不敢想,拚多多與我們的狗狗幣歷史最低市值僅差80億,著實嚇一跳,那個看不起眼的砍一刀,快成老大哥了」。
馬雲在該貼文下回覆:「希望大家能多提創新想法,堅信阿裏會變,阿裏會改。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裡,AI電商時代剛開始,對誰都是機會,也是挑戰。要祝賀拚多多過去幾年的決策,執行和努力」。
圖源:大廠青年
我們見證了一次經濟週期的轉變,正如馬雲所說,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裡,而這次的冬天,拚多多搭上了經濟週期轉變的門羅幣挖礦收益順風車,一邊是消費降級,另一邊高通脹,拚多多才有近兩年如此之快的發展,成功從屌絲逆襲。
而拚多多能有今天的成績與它們專注的決策和執行有很大關係。
在過去幾年裡,網路公司都遇到了不同的瓶頸,各家開闢新業務線,欲尋新成長曲線。
然而,當下領先市場的網路企業,都是專注於主營業務的。例如,漲超70%的拚多多,漲近60%的網易,在過去三年裡都沒有做大方向的變動,二者詮釋了專注的瑞波幣xrp力量,企業在能力圈內做到更好,不講宏大的新成長曲線故事,也能得到市場高回報的獎賞。
當然,體量大的公司想找新成長點,這並不是壞事,但這是不容易的,會給投資人在經濟週期低迷時,多蒙上一層不確定性。
事實上,港股也有不少,小市值的公司聚焦核心業務,得到大回報的例子。雖然業績成長率看起來一般般,並不算亮眼,但拉長時間線來看,給到股東的回報卻是很好的,股價也可以一直漲,這種專注做事的企業,也是值得參考的。
例如,港股的譚木匠,平常大家在逛街時應該都有遇過,這是一家主要賣梳子的企業。看似一把梳子賣到百元,甚至幾百元,復購率低的產品,但還是有穩定的送禮需求。
今年以來,譚木匠已漲超50%,過去一年漲近90%。
從業績來看,截止今年中報,營收2.6億人民幣,年增52%,淨利為9,400萬,年成長70.6%,低基數導致的高增速,過去幾年來看,業務整體增速並不亮眼。
來源:wind
雖然低增速,但譚木匠在2021年開始,派息支付比例設定為淨利的50%,股息率穩定在5%左右,5-6倍的PE,還是吸引了投資者的注意。自2021年以來,股價漲超50%,加上分紅,都能給股東不錯的回報,唯一的缺點就是港股流動性不太好。
再例如,港股的東方錶行,這是一個主要賣手錶的香港品牌。這也是一家低成長速度,但給到股東回報很滿意的企業。
截止中報,東方錶行營收為17億人民幣,年增10.5%,淨利1.27億元,年減8.73%。
來源:wind
從股價來看,東方錶行自2021年以來,漲超50%,最高漲近翻倍。
來源:富途
雖然賣錶業務在疫情期間受到了影響,但推動股價的主要因素也是加強給股東的回報。
自2016年以來,東方錶行開始高派息,幾乎賺多少派多少,甚至個別季度把公司賬麵的部分現金也拿出來派息,自從開始這策略以來,過去7年,東方錶行漲了250 %。
來源:wind
尤其是在近兩年,港股市場低迷之際,高股息還是吸引了許多投資人。今年,東方錶行的股利率還有14%的水準。
來源:富途
當然,這兩個例子都不是網路公司,也不能完全的類比。
但透過這兩個例子,以及拚多多、網易的股價表現來看,在這輪「冬天」跑出的贏家,共性是聚焦自身核心業務的,不亂做投資,注重股東回報的企業。
在找不到新成長曲線,發展前景不明朗時,加大股東的回報,也是留住投資人好的方式之一。